學車安全
學車記事
白曉光
駕駛員這一行當,由“職業(yè)”變成“技能”之后,學車熱潮,風靡龍口,乃到全國。報名后經過四個月的等待之后,終于接到了上車“練倒樁”的通知。于是,經歷了20天的“倒樁”生活,感受到了學車之苦,也感受到了學車的樂趣。我們一組學員共十五人,全部通過了“樁考”,在場的龍口市農機駕駛員學校領導郗先生高興地說:“你們這組學員不但考的好,而且很有意思”!
“二教練”的“理想”
“二教練”名叫張雷,是我們學員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學員,今年只有19歲,中學畢業(yè)后待業(yè)在家,因其小而顯的活潑可愛,學車也更加刻苦。每天給車加水、擦車的活,都讓他包了。練車之余,為大伙買個西瓜水果什么的,也是張雷的事。因其“表現不錯”,大伙封其為“二教練”,并且得到了教練的認可。有了“名份”之后,“二教練”練車更加刻苦了,可以說,是幾個年輕人當中練車最好 的一個。他自己也說,練不好車,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教練,上路后,那來的安全保證。
“二教練”家祖?zhèn)鳉⒇i賣“肴”(豬頭肉),所以練車之余,大伙經常開玩笑說:“二教練”,什么時候拿幾斤肴讓大伙嘗嘗,開始時,張雷總是不表態(tài),有一天晚上,練車馬上要結束了,他從家里拿來了五斤多肴,帶了幾瓶啤酒,與大家一起樂了一樂。大伙邊吃邊開玩笑地說,怎么舍得拿肴給大家吃了,張雷笑著說,大家練車不錯,我這個當“二教練”的也得有所表示吧!這時,一名大姐問道:“張雷,學完車后,將來干什么呀!”張雷說道:有了駕駛證后,我再學個教練證,然后讓我爸買輛桑塔納轎車,帶上駕馭證、教練證、食品證,開車賣肴,誰還不多買幾斤肴!因為咱是開桑塔納賣肴,體現了龍口人的高層次,對不對!大伙一聽哈哈大笑,都說“二教練”的理想好!
考試那天,當“二教練”通過“樁考”后,高興地給他爸打電話:“爸爸,我過了”!“什么,過線了,讓你學車注意點,你就是不聽,”一聽爸爸誤會了,“二教練”忙說:“我是通過了考試”。大家一聽父子倆的對話,開心地笑了!
“勞模”的心愿
“勞?!毙諉蹋L仁,因其年齡最大,今年已62歲了,而且學車最認真、最刻苦,每天來的最早,走的最晚,可以說是風雨無阻,因而大家管他叫“勞模”。
老喬退休前是一名司法干部,以前一直喜歡車,過去,由于條件的限制,沒有這個能力和條件學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自己的身體也不錯,在老伴的支持下,報名學車。年齡不饒人人,這話一點也不假,別人五天學會的基本功,他用了七天,但老喬一點也不恢心,他常說,學車就要學好,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咱這么大歲數了,怎么也得學扎實了,開車也要開個好車、安全車!不能去當那個“馬路殺手”吧!
老喬也自有老喬的辦法,他每天把教練說的規(guī)程都記了下來,然后自己整理了出來,比如:倒車之前 先看點,三點一線打三圈,對準方向直接倒,找準定點向后移…….別說,這一著還真管用,不到十天的功夫,老喬的練車水平還真提高了一大塊。老喬自己說,學車這20天,是我既興奮又緊張的20天,不考試,老覺得“心里是塊病”。因而,每天的睡眠也只有5—6個小時,老是琢磨著怎么樣練好車??吹嚼蠁踢@付認真的樣子,學員們也深受感動,對老喬老喬的稱呼也發(fā)生了變化,由老喬變成了“喬老”。25日在煙臺考試時,當“喬老”順利通過考試時,幾個年輕人熱情地將老喬抱了起來,直喊道:“喬老”萬歲!
“東北人”的企盼
“東北人”是學車當中僅有的三名女學員之一,四年前由黑龍江大興安嶺遷入龍口市的,經過幾年的當地生活,深深地愛上這座海濱城市。因而決定在龍口扎根生活。于是萌生了學一技之長的念頭,報名參加了學車。
“東北人”名叫陳雪峰,今年28歲,個頭不高,長得眉清目秀。名字有點男性化,性格也如其名一樣,有一股豪爽。學員剛一見面,自然免不了介紹一番。我們的“二教練”喜歡開玩笑,問到:“哪里人,”
陳女士答到:“中國人”!
又問:“姓什么”!
“一百來斤”。
“怎么講”,
“一百來斤不就是(沉)陳嗎?”
小陳常說,咱東北人別的毛病沒有,就是認真。事實也確實如實。小陳的丈夫也是一個司機,有時丈夫出車,家里的小孩子沒有人看管,她只好將小孩帶到了學車現場,輪到自己上車時,便讓別人照看孩子,在別人練車時,她也會坐在副駕馭坐上仔細看別人是如何練車的!看到他這股認真勁,大伙對她也給予了關照。有心人天不負,最后,小陳的車練的是最好的!
“表情嚴肅的教練”
因其長的有點黑,加之開始教車時,表情有點“嚴肅”,開始學車時,大伙便背后叫他“黑臉教練”。這是因為,有一天中午,一名學員喝完酒后來學車,當著十多個人的面,“黑臉教練“硬是把他攆了回去。他說,在我這學車,不允許喝酒,以后上車更不能喝酒,不能拿生命開玩笑!等到學了十多天后,龍口科億達公司的臧波說,你看,咱的教練臉也曬黑了,人也顯得瘦了,嗓子也喊啞了,其實心腸挺熱的!
教練名叫逢清華,長得個子高高的,有一雙大眼睛。開始練車時,可以說是手把手的教,有時一天要在現場靠上十多個小時,因為有的人工作忙,不能天天靠在學車現場,只能靠早晚和中午的時間學車,這樣,逢教練的休息時間也自然少了。有的學員過意不去,想請他吃個飯,但都有被他回絕了。其它學員見此,也“不討這個麻煩了”。龍口水產公司的老李評價說:“沒學車前,聽人說,不請教練吃飯、不給教練表示一下,是學不好車的,看來,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在農機駕駛員學校是不成立的,在逢教練身上是不成立的!
龍礦集團老和龍口娛樂城的老板朱亭亭,因工作忙,經常不能按時來學車,為此逢 教練便主動約他們在業(yè)余時間來學車,盡管自己辛苦,可他卻說,大伙花了錢來學車,都不容易,不能讓一個人掉隊!再說了,學不好車,將來上路也不安全,我這個教練有責任教好每一個人!
作者單位:山東省龍口礦業(yè)集團公司培訓中心白曉光
此文章是使用(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匿名投稿系統(tǒng)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