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瓦斯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專項措施
防治瓦斯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專項措施
第一節(jié) 防治瓦斯措施
根據(jù)《安全專篇》第二章提供的7煤層瓦斯含量,該煤層瓦斯平均含量為93.71%,在7106工作面(采場)測定的7煤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6~4.6m3/min,屬高瓦斯煤層。
一、7106炮采工作面(采場)需要風量
炮采工作面(采場)的實際需要風量,應按稀釋和沖淡抽放以后的工作面(采場)瓦斯涌出量要求,并考慮工作面(采場)氣溫、風速以及人數(shù)等因素分別進行計算后,采取其中最大值。經分析和計算認為,本礦井地溫不高,工作面(采場)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30人,因此,影響工作面(采場)風量確定的主要因素是瓦斯涌出量和風速。
(一)按工作面(采場)氣象條件或瓦斯涌出量確定需要風量,其計算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長×K溫(m3/min);
=60×4.5×1.35×0.7×1.0×1.0×1.0×1.0
=255.15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采場)需要風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采場)所需要的基本風量,m3/min;
Q基本=60×采煤工作面(采場)平均控頂距×工作面(采場)實際采高×70%×適宜風速(不大于1.0m/s);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場)采高調整系數(shù)(見表1);
K采面長—回采工作面(采場)長度調整系數(shù)(見表2);
K溫—回采工作面(采場)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shù)(見表3);
表1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場)采高調整系數(shù)
采高(m) ﹤2.0 2.0~2.5 2.0~5.0及放頂煤面
系數(shù)K采高 1.0 1.1 1.1~1.5
表2 K采面長—回采工作面(采場)長度調整系數(shù)
回采工作面(采場)長度(m) ﹤150 150~200 ﹥200
系數(shù)K采面長 1.0 1.0~1.3 1.3~1.5
表3 K溫—回采工作面(采場)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shù)
回采工作面(采場)空氣溫度(℃) 采煤工作面(采場)風速(m/s) 系數(shù)K溫
﹤20 1.0 1.00
20~23 1.0~1.5 1.00~1.10
23~26 1.5~1.8 1.10~1.25
26~28 1.8~2.5 1.25~1.40
28~30 2.5~3.0 1.40~1.60
(二)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
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按回采工作面(采場)回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超過1.0%的要求計算:
Q采=100×q采×KCH4(m3/min); =100×4.6×2.1 =966 m3/min
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采場)實際需要風量,m3/min;
q采—采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絕對涌出量,m3/min;
KCH4—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風系數(shù)(正常生產時聯(lián)系觀測1個月,日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瓦斯絕對涌出量的比值,根據(jù)瓦斯涌出經驗可取1.2~2.1)。
(三)按工作面(采場)人員數(shù)量計算
Q采=4Nc =4×30 =120 m3/min
式中:Nc—采煤工作面(采場)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shù)不超過30人;
經計算,工作面(采場)風量為120m3/min。
(四)按炸藥使用量計算:
Q采=25Ai
式中:Ai—采煤工作面(采場)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藥量,12kg;
25—1kg炸藥爆炸后需要供給的風量,m3/(min*kg)。
經計算,普通鉆爆法回采工作面(采場)風量為300m3/min。
根據(jù)上述計算,設計綜合選取炮采工作面(采場)配風966m3/min。
二、通風系統(tǒng)
地面→主平硐副平硐→主副第三聯(lián)絡巷→7108運輸巷→工作面(采場)→7108材料巷→回風石門→中央回風斜井→主通風機→地面
通風系統(tǒng)示意圖:
三、防爆措施
7106工作面(采場)采用炮采采煤工藝,生產期間瓦斯涌出量較大,瓦斯涌出不均衡,7煤層不排除具有煤與瓦斯突出的危險性,因此,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瓦斯綜合治理的基本思想是,貫徹“先抽后采、以風定產、監(jiān)測監(jiān)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針,堅持“高投入、嚴管理、強技術、重責任”,以完善通風系統(tǒng)為前提,以瓦斯抽采和防突為重點,以監(jiān)測監(jiān)控為保障,區(qū)域治理與局部治理并重,以抽定產,以風定產,地質保障,管理創(chuàng)新,落實責任,實現(xiàn)煤與瓦斯共采,做好通風安全工作,以防瓦斯聚集,發(fā)生瓦斯爆炸。
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并要求生產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程、規(guī)范中關于防治瓦斯的規(guī)定。
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系統(tǒng),全負壓機械通風,7106工作面(采場)嚴格按“規(guī)程”的規(guī)定進行配風;工作面(采場)采用后退式采煤法開采,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
采取的防止瓦斯爆炸的對策為:加強職工“一通三防”和“防突”安全培訓,提高職工專業(yè)素質和責任心,加強職工通風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職工專業(yè)素質和責任心,嚴格認真執(zhí)行規(guī)程、規(guī)范和國家政策;生產期間應進行瓦斯觀測,分析瓦斯涌出規(guī)律,對瓦斯涌出進行預測,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其具體的防爆技術和管理措施如下。
(一)防止瓦斯超限和積聚措施
瓦斯超限的原因主要是通風不好引起的,其次是發(fā)生瓦斯局部積聚和瓦斯突然涌出,為此,應嚴格執(zhí)行瓦斯管理制度,瓦檢員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每一班必須有專人經常檢查瓦斯,不得漏檢、假檢,并根據(jù)“規(guī)程”和AQ1029的有關規(guī)定安設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必須具有瓦斯電閉鎖功能。此外,采取如下措施預防:
(1)回采工作面(采場)采用獨立通風;其風量、風速不得違反《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01條的規(guī)定。
(2)在回采工作面(采場)與回風巷聯(lián)接處(上隅角),必須安設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或甲烷傳感器。
(3)進行工作面(采場)瓦斯預抽放、采空區(qū)瓦斯抽放、上下鄰近層瓦斯預抽放。抽放時,必須經常檢查各種氣體和溫度等有關參數(shù)的變化,發(fā)現(xiàn)自燃征兆時,應立即停止抽放,并采取措施。
(4)工作面(采場)采用上行通風,運輸巷進風,材料巷回風,以保證大功率機電設備的運行的安全性,有利于瓦斯排放。
(5)消除切眼頂板附近、支架附近空洞中和回風隅角瓦斯積聚的措施主要有:
①適當?shù)卦黾语L速,在一般瓦斯涌出情況下使頂板處的風速不小于1.0m/s。
②當風速不能滿足要求時,在靠瓦斯涌出區(qū)段,局部增加風速,采用風幛,靠頂板掛傾斜檔板等方法,局部提高風速。
(二)防止可能的局部瓦斯富集區(qū)的瓦斯治理
1、加強瓦斯地質預測預報,及早發(fā)現(xiàn)或確定可能出現(xiàn)瓦斯富集區(qū)域的位置,制定相應的防范對策或措施。
2、7106采煤工作面(采場)采用U型通風,瓦斯易于在回風隅角形成富集區(qū)。在瓦斯涌出異常區(qū),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采煤工作面(采場)回風隅角瓦斯?jié)舛瘸?。較為有效的治理方法就是在回風巷中安設抽排風機,將瓦斯直接引入采區(qū)回風巷中,并在吸風側風筒內與排風側風流匯合處安設甲烷傳感器,調節(jié)抽排風機吸風量,使抽排風筒內風流中瓦斯?jié)舛炔怀蓿棚L側風流匯合處瓦斯?jié)舛炔怀^1%。
3、合理加大風量,降低瓦斯?jié)舛?br />
當采煤工作面(采場)初次放頂和周期來壓時,由于頂板垮落,采空區(qū)瓦斯大量涌出時,可以通過合理加大工作面(采場)風量稀釋瓦斯,并把瓦斯盡快排走,同時要加強工作面(采場)的綜合防塵工作,確保回風流中煤塵不超限。
當工作面(采場)遇到地質變化時,瓦斯涌出量會突然增大,此時,為確保正常的安全生產,可適當加大供風量,最大風量以工作面(采場)風速不超過4m/s為限。
4、設置導風簾
為降低回風隅角瓦斯?jié)舛?,可用風筒布等材料在工作面(采場)中安設一道斜簾子,把經過工作面(采場)的風量盡可能多地引向回風隅角,沖淡瓦斯,確?;仫L隅角瓦斯?jié)舛炔怀蕖?br />
5、安設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
在7106工作面(采場)的重要地點安設瓦斯傳感器,并具有斷電功能,當某點瓦斯?jié)舛瘸迺r,能自動報警并斷電,確保不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地面調度室中心站設有報警裝置,當瓦斯超限時,發(fā)出報警提示,根據(jù)需要,中心站也可手動控制斷電或復電。
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裝布置見下圖。
(三)布置鉆孔抽排瓦斯
為掌握瓦斯治理的主動性,對采空區(qū)或地質構造帶積存的高濃度瓦斯,可以提前布置鉆孔,利用瓦斯抽排泵抽排瓦斯,把瓦斯?jié)舛瘸榕旁诎踩€以下,確保采掘活動的安全可靠。
(四)防止瓦斯引燃
1、井下高低壓電機和電氣設備、照明燈具、通信、自動化裝置和儀表、儀器的選擇必須選用礦用防爆型(礦用增安型除外)。生產中應加強機械及電器設備的管理,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490條的規(guī)定周期進行各項檢查、測定和調整,保持其各項性能完好。按照作業(yè)規(guī)程進行操作,防止機械磨擦及碰撞引起火花及電火花引爆瓦斯和煤塵。
2、必須使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含水炸藥(水膠炸藥或乳化炸藥)。必須使用8號金屬殼煤礦許用瞬發(fā)電雷管或8號金屬殼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時,其最后一段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不同廠家或不同品種的電雷管不得混雜使用。
3、爆破作業(yè)時,放炮員、班組長、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xiàn)場執(zhí)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嚴禁違章作業(yè)。
4、巷道所用風幛必須用不透氣、抗靜電、不延燃、耐撕裂的材料,以防靜電引起火花引發(fā)瓦斯及煤塵爆炸。
5、井口房和通風機房附近50m內,不得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
6、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措施,并遵守安全措施中的各項規(guī)定。
7、加強礦燈的管理、使用和維修。
8、采用濕式打眼,防止火花產生。
9、供電系統(tǒng)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在采區(qū)變電所、配電點及機電硐室等處均設置局部接地極,通過接地線、電纜鎧裝外皮及接地芯線將上述接地極接成一完整接地網(wǎng),該網(wǎng)的任一處接地電阻均不得大于2Ω。
井下高、低配電設備均設有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
10、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和調整,必須由電氣維修工進行。采區(qū)電工,在特殊情況下,可對采區(qū)變電所內高壓電氣設備進行停、送電的操作,但不得擅自打開電氣設備進行修理。
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xù)使用。
11、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fā)“防爆檢查合格證”后,方準入井。加強井下電氣設備及機械設備的維護管理。
12、7106工作面及其它作業(yè)地點風流中瓦斯達到1%時,必須停止一切施工。
13、對因瓦斯?jié)舛瘸^規(guī)定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jié)舛冉档?%以下時,才可通電啟動。
四、防止災害擴大
1、主要通風機安設反風裝置,井下各通風構筑物均按反風要求設置,滿足井下災害發(fā)生時全礦井及局部反風需要,減少災害損失。
2、主要通風機出風井口安裝防爆門,防止爆炸事故發(fā)生后主扇損壞,影響全礦井通風。
3、加強職工安全教育,下井人員必須配備化學氧自救器,愛護通風設施,熟悉避災路線。
4、7106兩巷設置必要的隔爆水棚和壓風自救自救系統(tǒng)。
五、加強瓦斯監(jiān)測
1、在采煤工作面、材料巷、運輸巷等瓦斯可能聚集地點,設置瓦斯傳感器,從礦井地面監(jiān)控室內可連續(xù)監(jiān)測全礦井瓦斯變化情況。
2、在生產中,對回風巷道中聚集的煤塵應組織專人按期清掃,消除瓦斯煤塵爆炸隱患。
3、礦井配備足夠的瓦斯檢測儀器,加強臨時監(jiān)測。
4、回采工作面當班班長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監(jiān)測報警儀,將其懸掛在采煤工作面回風隅角處,一旦出現(xiàn)瓦斯涌出現(xiàn)象,立即停止作業(yè)、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匯報礦領導,制定專門措施處理。
六、其他措施
建立健全瓦斯各項管理制度的同時,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回采工作面必須有專職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嚴禁無證的瓦斯檢查員盯頭帶面。瓦斯檢查員不得出現(xiàn)空班漏查,弄虛作假,脫崗、睡覺等現(xiàn)象,一經發(fā)現(xiàn)嚴肅處理。
2、瓦斯檢查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制度和嚴格監(jiān)督“三人連鎖放炮”制度,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49條規(guī)定檢查記錄瓦斯,并監(jiān)督放炮員使用水炮泥和封堵炮泥。
3、加強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積聚,嚴禁瓦斯超限作業(yè)。否則當班班長負責指揮切斷工作面的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撤出人員,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通防值班室和礦調度室匯報,礦值班領導立即與總工程師聯(lián)系后負責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瓦斯檢查做到記錄牌板(5次)、檢查手冊、瓦斯檢查臺帳三對口,通風瓦斯調度日報,每日上報礦總工程師、總經理審閱。
5、排放瓦斯要編制《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同意后由礦救護隊實施。
6、工作面必須安設瓦斯電閉鎖裝置,瓦斯超限斷電濃度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執(zhí)行。各級管理人員下井應佩戴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
7、7106工作面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瘸^0.8%或二氧化碳超過1.5%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8、工作面及其它工作地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瘸^1.0%時,必須停止用風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0.8%時,嚴禁爆破。
9、因故停電排除瓦斯和送電時,經瓦斯檢查員檢查,證實無危險后,方可恢復工作,所有安裝電動機的地點附近20m的巷道內,都必須檢查瓦斯,只有瓦斯?jié)舛确稀睹旱V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時,方可開啟。
10、必須使用水炮泥,采用正向裝藥,一次起爆。在放炮前后仔細檢查瓦斯,在瓦斯?jié)舛冗_到0.8%時,嚴禁裝藥爆破,嚴禁違章作業(yè)。
11、嚴禁在井下修理礦燈。
12、加強對通風設備、設施的管理,經常檢查維修,保證設備、設施處于良好狀態(tài)。
13、回采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guī)程》及各種有關安全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
一、概述:
鑒于綠塘煤礦7層煤沒有進行煤與瓦斯突出突出危險性鑒定,根據(jù)綠塘煤礦《初步設計》安全專篇提供的資料,7煤層厚度0.20~1.20m,平均0.96m,煤層結構簡單,大部分為單煤層,個別點含一層夾矸,煤層層位、厚度均較穩(wěn)定。7煤層原煤瓦斯含量為6.86~12.13m3/t,平均9.45m3/t;由于《初步設計》資料提供的煤層瓦斯絕對涌出量較大,加之綠塘井田地質構造復雜,7106工作面7煤層按照具有煤與瓦斯突出煤層進行管理,根據(jù)《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第31條:“在突出煤層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視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1)在突出煤層的構造破壞帶,包括斷層、褶曲、火成巖侵入等;
(2)煤層賦有條件急劇變化的區(qū)域;(3)采掘應力疊加的區(qū)域;
(4)在工作面預測過程中出現(xiàn)噴孔、頂鉆等動力現(xiàn)象;
(5)工作面出現(xiàn)明顯突出預兆。”
上述條件在掘進工作面施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有類似情況,必須進行預測、判定、采取措施、效果檢驗,確定無突出危險時,采取安全防護,方準施工。
二、7106工作面的防突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三、7106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方法
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以下簡稱工作面預測)是預測工作面煤體的突出危險性,工作面預測應當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進行。
采掘工作面經工作面預測后劃分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和無突出危險工作面。
未進行工作面預測的采掘工作面,應當視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根據(jù)《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第74、75、78條規(guī)定并結合綠塘煤礦實際,選用鉆屑指標法對7108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進行預測時,當實測得到的任一指標等于或大于突出危險性臨界值時,該掘進工作面測定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第74、75、78條規(guī)定: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應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1、沿7108工作面煤壁每隔10~15米布置1個直徑42mm的預測鉆孔,孔深10~15米,鉆孔布置如圖所示。
2、鉆孔每鉆進1m測定該1m段的全部鉆屑量S,每鉆進2m至少測定一次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或△h2值。
7106工作面煤層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指標臨界值應根據(jù)試驗考察確定,在確定前可暫按表5的臨界值確定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
3、7106工作面,若預測指標為無突出危險,則只有當上一循環(huán)的預測指標也是無突出危險時,方可確定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并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保留足夠的預測超前距的條件下進行采掘作業(yè);否則,仍要執(zhí)行一次工作面防突措施和措施效果檢驗。
7106工作面判定為無突出危險后必須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保留足夠的突出預測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的條件下進行采掘作業(yè)。7106回采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預測超前距均為2m。
7106工作面判定為具有突出危險時必須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并進行措施效果檢驗。經檢驗證實措施有效后,即判定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為3m,在地質構造破壞嚴重地帶應適當增加超前距,回采工作面不小于5m。;當措施無效時,仍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采取補充防突措施,并再次進行措施效果檢驗,直到措施有效。
表5 鉆屑指標法預測工作面(采場)突出危險性的參考臨界值
鉆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
Pa 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
(mL/g• )
鉆屑量 S
(kg/m) (L/m)
200 0.5 6 5.4
如果實測得到的S 、K1或△h2的所有測定值均小于臨界值,并且未發(fā)現(xiàn)其他異常情況,則該工作面預測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否則,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制定專項防突措施;預測工作由通防工區(qū)組織人員測定,并現(xiàn)場通知施工單位。
四、7106工作面(采場)防突措施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第94條規(guī)定,采煤工作面可采用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有超前排放鉆孔、預抽瓦斯、松動爆破、注水濕潤煤體或其他經試驗證實有效的防突措施。
(一)超前長鉆孔抽排放措施
考慮7106工作面煤層瓦斯含量和埋深情況,按照《安全專篇》推薦方案,采用超前長鉆孔抽排放措施進行解突,見下圖。
鉆孔布置:即在7106工作面正前方煤體內施工直徑為75mm、深度約60m、間距為5m的超前鉆孔,超前鉆孔施工前必須加強工作面支護。
超前抽排放鉆孔布置圖
鉆孔施工具體參數(shù)見下表:
排放鉆孔參數(shù)
設計長度
(m) 鉆孔直徑
(mm) 排放半徑
(m) 排放時間
(天) 鉆孔個數(shù)
(個)
60 75 2.5 20 132
鉆孔施工由通防工區(qū)防突班負責施工,通防工區(qū)對施工質量和抽放效果全面負責?,F(xiàn)場由安監(jiān)員檢查落實鉆孔施工、封孔和抽放質量,封孔后一個小班內聯(lián)抽,施工一個鉆孔,封一個鉆孔。
(二)深孔松動爆破
1、松動爆破鉆孔的孔徑為42mm,孔深不得小于8m。炮眼布置在工作面位置,間距1m布置,松動爆破應至少控制到煤壁外6m的范圍??讛?shù)根據(jù)松動爆破的有效影響半徑確定。松動爆破的有效影響半徑通過實測確定;
2、松動爆破孔的裝藥長度為孔長減去5.5~6m,裝藥必須裝到孔底,裝入水炮泥不少于2個,炮泥封口。
3、深孔松動爆破時,必須執(zhí)行撤人、停電、遠距離放炮等安全措施。具體要求按《S102運順深孔松動爆破安全技術措施》嚴格執(zhí)行。
4、松動爆破按遠距離爆破的要求執(zhí)行。
(三)瓦斯抽放措施
1、根據(jù)鉆屑指標法對7108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進行預測,即測定K1值≥0.5 mL/(g•min1/2)或鉆屑量Smax≥6kg,瓦斯涌出量﹥3m3/min時,采用“先抽后采”等措施進行預抽瓦斯,工作面瓦斯抽放率按40%計算,抽放濃度按35%的要求進行設計。按工作面可能達到的最高瓦斯涌出量6m3/min計算,工作面抽放瓦斯純量為4.6m3/min。
2、抽放管道管徑、材質、規(guī)格的選擇:
(1)高負壓抽放瓦斯主管管徑,依據(jù)《礦井抽放瓦斯工程設計規(guī)范MT5018-96》,按混合流量計算:
D’高支 = 0.1457(Q高支 / V)1/2 =0.1457×(4.6÷14)1/2=0.1457×4.145
≈ 0.083m =83mm
根據(jù)抽放泵要求和參照臨近礦井的抽放經驗,選用D108鋼管為支管。
3、抽放設備選型:
利用礦井永久瓦斯抽放泵2BEC50和2BEC62型水環(huán)真空泵,電動機功率為220KW和355KW,最大抽速175m3/min和300m3/min,極限壓力為160hpa的高、低壓抽排系統(tǒng)各兩套。
五、工作面(采場)防突效果檢驗措施
煤巷掘進工作面在執(zhí)行防治突出技術措施后,應進行效果檢驗。在實施鉆孔法防突措施效果檢驗時,分布在工作面各部位的檢驗鉆孔應當布置于所在部位防突措施鉆孔密度相對較小、孔間距相對較大的位置,并遠離周圍的各防突措施鉆孔或盡可能與周圍各防突措施鉆孔保持等距離。在地質構造復雜地帶應根據(jù)情況適當增加檢驗鉆孔。
效果檢驗的方法和本措施采用的預測方法一樣。每15米進行一次效果檢驗,檢驗結果K1值小于確定的臨界值時,認為在該區(qū)段措施有效,施工單位可掘進10米,留有5米的超前距,并進行下一次效果檢驗循環(huán)。當檢驗結果K1值大于或等于確定的臨界值時,認為措施無效,則在工作面(采場)前方補打抽排放鉆孔。
六、安全防護措施
1、壓風自救系統(tǒng)
(1)壓風自救器安裝在壓風管路上,壓風管為¢108鋼管,從主井場地壓風機接到主平硐、副平硐、第三聯(lián)絡巷、至7108工作面(采場)。
(2)壓風自救器安裝為:距工作面(采場)25—40米安設一組,往后每隔50米安設一組,每組6個自救袋,且每個自救袋的供風量不少于0.2m3/min。
(3)壓風自救系統(tǒng)必須保持完好,有壓風,且開關閥門靈活可靠,出現(xiàn)停風或壓風自救系統(tǒng)不齊全時,必須停止作業(yè),撤出人員。
(4)施工單位必須每天對壓風自救系統(tǒng)進行檢查、維護,保證壓風自救系統(tǒng)完好,發(fā)現(xiàn)壓風自救袋或其開關有損壞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5)壓風自救系統(tǒng)必須保證有壓風,如果出現(xiàn)無壓風時,必須立即通知現(xiàn)場班長,立即停止作業(yè),并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立即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待壓風自救系統(tǒng)恢復供風后,方可恢復工作。
2、防治煤與瓦斯突出預兆
回采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下列突出預兆時應立即停止工作,由當班跟班區(qū)長及現(xiàn)場安檢員共同撤出人員到安全地點,匯報礦調度室及工區(qū)值班領導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后,方可恢復施工作業(yè)。
(1)無聲突出預兆:煤層層理紊亂、煤變軟、變暗淡、無光澤、煤層干燥、煤塵增大、煤層受擠壓褶曲、變粉碎、厚度變大、傾角變陡;地壓顯現(xiàn)方面有:壓力使支護變形、兩幫外鼓、片幫、掉渣、頂板出現(xiàn)冒頂、斷裂、底板出現(xiàn)鼓起、炮眼變形裝不進藥、打鉆夾鉆、頂鉆、卡鉆等;還有瓦斯涌出異常、忽高忽低、悶人、煤溫或氣溫降低或升高。
(2)有聲突出預兆:頂板響聲象炒豆似的噼噼啪啪的煤炮聲或鞭炮聲、發(fā)現(xiàn)象跑車樣的悶雷聲、噪雜聲、嗡嗡聲以及氣體穿過含水裂隙濕度吱吱聲等。
3、遠距離放炮
(1)制定遠距離放炮制度,放炮工作必須撤至主平硐進風段。
(2)制定撤人、警戒及停送電制度。
(3)炮眼不得與防突措施孔相通,裝藥時,必須用炮泥將措施孔封堵嚴實,封堵長度不得小于炮眼長度的1.5倍,嚴禁在措施孔內裝藥放炮。
(4)炸藥、雷管必須符合要求,嚴禁使用過期的變質的炸藥、雷管。放炮員在領用炸藥、雷管時,必須查驗產品的出廠日期、出廠合格證、到貨時間,無合格證或到貨時間不相符的一律不得使用。
(5)放炮母線接頭必須使用防爆接線盒,母線與腳線、腳線與腳線的接頭使用絕緣膠布包好,嚴禁明接頭。在處理拒爆、殘炮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341-342條執(zhí)行。
(6)裝藥時,必須正向裝藥,裝完藥后,每個炮眼裝2個水炮泥,其余部分用炮泥填滿填實,整個過程由現(xiàn)場瓦檢員監(jiān)督。
(7)放炮30分鐘后,由安檢員、瓦檢員進入巷道內檢查安全情況和瓦斯情況,在進入工作面時,必須先檢查瓦斯,小于1.0%時,方可進入工作面進行檢查,瓦斯達到1.0%時,嚴禁進入工作面內,經檢查工作面都無安全隱患后,班長、放炮員、安檢員進入工作面檢查,確認安全后,由班長親自撤出崗哨,恢復施工。
(8)放炮后,機電工檢查機電設備無損壞后,方可允許向7108工作面送電,機電工到配電點停送電時,必須執(zhí)行簽字制度。當甲烷傳感器顯示瓦斯超限時,嚴禁甩掉瓦斯電閉鎖強行送電。
(9)設崗位置在6下106運輸巷風門處和7106運輸巷刮板輸送機機頭處。
(10)避災路線:7106工作面(采場)→7106運輸巷→主平硐→地面。
(11)其它規(guī)定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隔離式化學氧自救器
每個入井員工都必須佩帶隔離式化學氧自救器,由安檢員在井口檢查。
(五)成立7108工作面防突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王立寶 李清寶
副組長:齊崇俊 王高 勇俊
成員:季蘭忠 任憲嶺 馬衛(wèi)東 付正華 賀敬厚 徐振科 馮輝陳廣勝 安 輝 辛仕奎 宋明亮 劉殿勇 鄭有福 魏鳳金 郝敬國 王化平
(六)相關人員與部門的責任:
礦董事長、總經理:全面負責煤巷防突管理工作
礦總工程師:全面負責煤巷防突技術管理工作。
通防工區(qū):負責綜合防突措施的落實,對通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
安全技術部:提供并定期分析并驗證地質資料,對特殊地質構造和地質變化帶要及時通知通防工區(qū)。
安監(jiān)站:負責各項規(guī)程措施的監(jiān)督檢查落實。
機運工區(qū):按照措施定期對電氣設備進行防爆檢查。
采煤工區(qū):負責現(xiàn)場的一切安全設施的日常管理,施工中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嚴格按照安全技術措施施工。
(七)組織措施
1、機運工區(qū)進行安裝瓦斯抽放管路及其支管。
2、采煤工區(qū)、通防工區(qū)及相關單位應認真學習本措施。
7106 工作面煤層厚1.8-2.2米,平均2.0米煤層傾角3~9°煤層瓦斯平均含量為9.37ml/gr,根據(jù)7106工作面運輸巷掘進過程中,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9~3.67m3/min,由于7煤層屬于高瓦斯煤層,因此,在建立健全各項瓦斯管理制度的同時,在施工中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工作面必須有專職瓦斯檢查員,嚴禁無證的瓦斯檢查員帶頭帶面。瓦斯檢查員不得出現(xiàn)空班漏查,弄虛作假,脫崗睡覺等情況。
2)瓦斯檢查員必須嚴格監(jiān)督“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和執(zhí)行“一班三匯報”制度,認真落實《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49條的并填寫好檢查記錄,必須監(jiān)督放炮員按規(guī)定使用水炮泥和封堵炮泥。
3)嚴禁瓦斯超限作業(yè),防止瓦斯積聚,臨時停工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設置柵欄、警標,禁止人員入內,超過24小時必須立即封閉,并向通防值班室和礦調度室匯報,當班班長負責聯(lián)系切斷電源,礦值班領導立即與總工程師聯(lián)系后負責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瓦斯檢查做到記錄牌、檢查手冊、瓦斯臺帳三對口,通風(瓦斯)調度日報,每日上報礦總經理、總工程師審閱。
5)各級管理人員下井到工作面應佩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本班班長的便攜儀應吊掛在工作面回風隅角頂部,距頂不大于300mm。
6)工作面進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瘸^1.0%或二氧化碳超過1.5%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 撤出人員,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7)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工作地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瘸^1.0%時,必須停止用風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1.0%時,嚴禁爆破。
8)井下所有電器設備(包括儀器、儀表、電纜、照明燈具等)采用礦用防爆型;配電設施為本安型。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機械以及電器的管理。按照《規(guī)程》第409條的規(guī)定周期進行各項檢查、測定和調整,保持其各項性能能完好。按照《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進行操作,防止機械摩擦及碰擦引起火花及電火花引爆瓦斯。
9)必須使用安全炸藥,使用水炮泥,采用正向裝藥,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在放炮前后仔細檢查瓦斯,在瓦斯?jié)舛冗_到1.0%時,嚴禁裝藥爆破,嚴禁違章作業(yè)。
10)工作面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等工作,主要進風巷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措施。
11)嚴禁在井下修理礦燈。
12)采用濕式打眼防止火花產生。
13)加強對通風設備、設施的管理,經常檢查維修,保證設備、設施一直處于良好狀態(tài)。
14)對工作面的風量、風速、瓦斯、煤塵等參數(shù)測定,使之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
15)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guī)程》及各項有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