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文化小故事 義煤公司耿村煤礦:廢料堆里來“淘寶”
“哎哎,亞飛,那個管卡可別扔,讓我看看。”6月12日,耿村煤礦機修車間職工李亞飛正要將一個廢舊管卡扔到廢料堆時,被宋師傅喊住了。
只見宋師傅拿起那個管卡,左看右看的。李亞飛說:“宋師傅啊,不就是一個廢舊物件,你怎么像是在看個‘寶貝’似的?”
“亞飛,現(xiàn)在咱礦正處于困難時期,全員降本增效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每個人身上都有擔子,能用的就再用用,能省點是點。你過來看看,這個管卡稍微一整,再用上一段時間是沒一點問題的?!彼螏煾的托牡卣f。
“是啊,你說的很有道理,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那可會省下不少呢。對了,車間給我下的任務,我正愁著不知道從哪里節(jié)省出來呢,向師傅學習了。”李亞飛佩服地豎起了大拇指。
這兩個人正說得起勁兒。車間韓主任來了,“我聽到你倆談話了,宋師傅做得對,別看節(jié)約得少,企業(yè)這么大,不敢細算啊。就拿這些廢舊管卡來說,如果我們把舊管卡修理后再使用,僅此一項每月就能節(jié)約2000余元呢。”
李亞飛充滿信心地說:“就是啊,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咱車間每月能節(jié)約出好幾萬呢。咱礦一定能夠渡過難關。”(楊靜娟)
點評:開展降本增效并不是墻上的標語,也不是空喊的口號,需要具體落實,才能讓達到預期效果。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如果每個人把節(jié)約當成一種工作態(tài)度,當成一種生活方式,那么我們離真正的節(jié)約型企業(yè)就不遠了。